弗莱彻级苏利文兄弟号驱逐舰

治白癜风南京哪家医院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9/5608569.html

名称弗莱彻级苏利文兄弟号驱逐舰

尺寸长.76米,宽12.09米,吃水5.41米。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

年代年

地点美国/水牛城/水牛城及伊利郡海军军事公园(BuffaloandErieCountyNavalMilitaryPark)

年最受瞩目的战争电影,应该就是汤姆·汉克斯(TomHanks)主演的《灰猎犬号》(Greyhound)了。

《灰猎犬号》电影海报

(来源:IMDb)

影片讲述的是一艘弗莱彻级驱逐舰(Fletcher-classDestroyer)在一次护航任务中与德军潜艇斗智斗勇最终全身而退的故事。

片中的主角——弗莱彻级驱逐舰是公认的二战中最优秀的驱逐舰,火力、防护、速度各方面十分均衡,防空、反潜、对海、对岸等各种任务都能胜任,堪称海上多面手。正因如此,弗莱彻级共计生产了多达艘(另有13艘因为二战结束而取消建造),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驱逐舰级。

这艘驱逐舰有19艘被日本海军击沉,6艘遭重创未修复,剩余的战后或被转卖,或被拆解,或作为靶舰被击沉,只有4艘作为战舰博物馆保存至今。其中3艘在美国,1艘在希腊。

笔者参观过其中的两艘,一艘是位于波士顿(Boston,MA)的卡森·杨号(USSCassinYoungDD-),另一艘是位于水牛城(Buffalo,NY,又译作布法罗)的苏利文兄弟号(USSTheSullivansDD-)。相较而言,后者服役时间更长,接受了更多改造升级。本文带领大家参观的便是后者。

卡森·杨号驱逐舰

(摄影:博物记)

苏利文兄弟号驱逐舰

(摄影:博物记)

由来

苏利文兄弟号驱逐舰舷号(以下简称DD-),年10月10日在旧金山(SanFrancisco,CA)伯利恒造船厂(BethlehemShipbuildingCorporation)铺设龙骨,年4月4日下水,年9月30日服役,年1月7日转为预备役直至年辟为战舰博物馆。

年10月29日的DD-

(来源:维基百科)

舰名是为了纪念年11月13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NavalBattleofGuadalcanal)牺牲的苏利文五兄弟(Sullivanbrothers)。苏利文五兄弟同时在朱诺号轻巡洋舰(USSJuneauCL-52)上服役。在战斗中,朱诺号多次受创,最后被日本海军伊-16号潜艇击沉。船上共名官兵丧生,其中就包括苏利文兄弟五人,可谓人间悲剧。

从左至右分别是约瑟夫、弗朗西斯、阿尔伯特、麦迪逊和乔治·苏利文

(来源:维基百科)

武器装备

DD-的主炮为4门Mk30型单联装毫米高平两用舰炮,前二后二。

Mk30型单联装毫米高平两用舰炮(舰首)

(摄影:博物记)

此舰炮为全封闭炮塔设计,炮塔的旋回和火炮的仰俯均由电力驱动,在紧急情况下可切换手动操作。炮塔旋回速度28.8°/秒,仰俯速度15°/秒,俯仰角-15°至+85°。

Mk30型单联装毫米高平两用舰炮(舰尾)

(摄影:博物记)

每个炮塔都装有一门经典的Mk12型毫米/38倍径火炮。此炮被认为是二战美国海军最优秀的中口径火炮,在航母、战列舰、巡洋舰等大型舰艇上充当防空副炮,在驱逐舰上则充当主炮。

Mk12型火炮的装弹托盘

(摄影:博物记)

每座炮塔都配有Mk2型扬弹机,用两条封闭管道提升弹药,可以24-30发/分钟的速度为装填手提供弹药补充。装填手全人工装填,战斗射速为15发/分钟,熟练装填手可短时间保持22发/分钟的最高射速。扬弹机还能自动装定引信,非常方便。

Mk2型扬弹机

(摄影:博物记)

弗莱彻级每座主炮炮塔标准备弹发,到了战争后期,每门主炮备弹增加到发。

使用25公斤弹头时,主炮最大射程为16公里,最大射高为11.3公里。

毫米弹药

(摄影:博物记)

4门主炮由Mk37型火炮指挥系统统一控制,大大提高了射击的精度。

弗莱彻级驱逐舰原本装备了5座主炮,从舰首至舰尾顺序分别编号为51至55。后来,DD-的53号主炮被拆掉,换成一座Mk33型双联装76毫米/50倍径舰炮,增强了防空火力。

Mk33型双联装76毫米/50倍径机关炮

(摄影:博物记)

Mk33型舰炮最大射速发/分,炮口初速米/秒,最大射程13.4公里,最大射高米,旋回速度30°/秒,俯仰速度24°/秒,俯仰角-5°至+85°。

Mk30和Mk33型舰炮都可以使用装有无线电近炸引信(VT引信)的炮弹。VT引信在二战时属于高度机密的黑科技,发射后会发射无线电波,通过接收反射回波来判断目标的距离,从而决定引爆时间。炮弹即使没有直接命中目标,也会在目标附近爆炸,用弹片杀伤目标。这大大提高了大中型口径防空炮的命中率和杀伤效率。

DD-的其它防空武器包括2座双联装博福斯(Bofors)40毫米/56倍径机炮(最初为5座双联装)和4座双联装厄利孔(Oerlikon)20毫米机炮(最初为7座单联装)。

这两种防空火炮结构可靠,性能卓越,是二战美国海军的制式武器,被大规模安装使用,构筑了舰队从中到近的防空火力网。根据统计,这两种火炮贡献了约六成的日军战机击落记录,足以见证其重要性。

博福斯40毫米机炮由瑞典博福斯公司于年研发,其衍生型至今仍在生产。

单门最大射速发/分,炮口初速米/秒,最大射程米,旋回速度30°/秒,俯仰速度24°/秒,俯仰角-5°至+90°。

DD-装备的是双连装版本,此外还有单联装、四连装甚至六连装版本。战斗时,左侧炮手负责控制机炮的俯仰并踩踏板开火,右侧炮手负责控制机炮的旋转,两名装填手在后面不停地把4发弹夹压入炮膛。这也是二战纪录片和电影里的经典镜头。

博福斯双联装40毫米机炮

(摄影:博物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由瑞士厄利孔公司于年研发,单门最大射速发/分,炮口初速米/秒,最大射程米,有效射程米,使用60发弹鼓供弹。

双连装版本直接安装在三脚炮架上,结构简单,不需要供电,人工操作即可,所以可以在军舰甲板上见缝插针地安装,非常灵活。其杀伤力又比M2勃朗宁(Browning)12.7毫米机枪大得多,因此被大量装备。至二战结束,美国海军共装备了约1.25万门厄利孔20毫米机炮,数量十分惊人。

厄利孔双联装20毫米机炮

(摄影:博物记)

DD-最初装备了2座Mk15型五联装毫米鱼雷发射管,后期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2座Mk32型三联装毫米反潜鱼雷发射管。其它反潜武器还有安置在舰桥两侧的2座Mk10型24联装“刺猬炮”(Hedgehog)和舰尾的深水炸弹投放轨道。

Mk32型三联装毫米鱼雷发射管

(摄影:博物记)

Mk10型24联装“刺猬炮”

(摄影:博物记)

深水炸弹投放轨道

(摄影:博物记)

电子设备

弗莱彻级是美国第一种从设计之初就配备了完善雷达系统的驱逐舰,最初装备的是SC-2型对空搜索雷达和SG型对海搜索雷达。雷达为驱逐舰增添了千里眼顺风耳,指挥官拥有了料敌于先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率。

年8月的DD-,请注意其雷达还是早期配置

(来源: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

战后,DD-的雷达也被升级。因为新雷达重量更大,独脚桅换成了更结实的三脚桅。Mk37火炮指挥系统搭配的Mk12和Mk22型雷达,也换成了AN/SPG-25型。

升级后的三脚主桅和雷达天线

(摄影:博物记)

动力系统

DD-安装了四台巴威公司(BabcockWilcox)生产的M型单烟道燃油燃油锅炉和两台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生产的减速齿轮蒸汽轮机,总功率马力,双轴双桨推进。最高航速高达37节,最大航程海里(航速15节)。

四台锅炉以两台一组布置在独立的两个锅炉仓内,分别通过前后烟囱排烟。两台蒸汽轮机各自布置在独立的两个轮机舱内,均包含高压轮机、低压轮机、巡航轮机和倒车轮机。

锅炉仓与轮机舱沿用了前后交错纵列的布局,前轮机舱的蒸汽轮机带动左侧推进轴,后轮机舱的蒸汽轮机则带动右侧推进轴。这种布局把动力系统分散并沿舰体纵向分布,目的在于提高动力系统的安全系数。在战斗中即使单个锅炉仓或者轮机舱被敌方火力击毁,军舰也不会丧失全部动力。

航行时,重油被燃油泵推送到锅炉里,充分燃烧后把锅炉里的淡水加热,将其转化为高温高压的过热水蒸汽。水蒸汽通过管道导入到蒸汽轮机里,推动蒸汽轮机里的涡轮叶片转动。涡轮叶片再通过减速齿轮驱动推进轴,进而带动两个直径3.66米的三叶青铜螺旋桨,驱逐舰就在水中前进了。水蒸汽之后会经过一系列冷却管道冷凝成液态水,再收集起来供锅炉循环使用。

烟囱,上面的绿色三叶草图案是本舰舰徽

(摄影:博物记)

主发电机包括两台千瓦/伏发电机和两台40千瓦/伏发电机,由蒸汽轮机驱动,向全舰提供电力。

应急发电机为一台千瓦/伏发电机,由一台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的三缸柴油机驱动。当驱逐舰完全失去动力时可提供紧急电力。

应急柴油发电机

(来源:usskid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zhuluoa.com/zyjr/342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