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碳达峰与碳中和rdquo

本文由羊羊地理整理首发,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西阁

审稿羊羊

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年重点任务之一;习近平主席在4月22日应对气候变化的气候峰会上再次强调年前中国将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

01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02为什么提倡碳达峰和碳中和?03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将找到答案。

01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什么是“碳”?

碳指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出来的各类温室气体。为了便于统计计算,人们把这些温室气体按照影响程度不同,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e),所以常常用二氧化碳指代温室气体。

但要注意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它只是温室气体中名气比较大那一个,新闻里说的碳排放≈温室气体排放。

图中为《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一个区域、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一段时间内(以年为单位)达到最高峰值。

碳中和定义: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一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定义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本质就一句话,碳中和就是想尽办法把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处理掉,实现“排放=吸收”。

碳达峰与碳中和关系密切,达峰的时间晚、峰值高,碳中和的实现时间长、难度大;所以前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就很重要。

02

世界各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状况

目前全球已经有54个国家实现碳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其中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尼、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和法国已经实现碳排放达峰。

中国、马绍尔群岛、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承诺在年以前实现达峰。

数据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根据《巴黎协定》全球要在—年左右实现碳中和。为此,各国积极响应,纷纷制定碳中和目标。

资料来源: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03

我国为什么要提倡碳中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全人类共同承担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出并积极响应碳中和,向世界展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

①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问题日益明显

A.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国家和低地地区

B.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存环境

澳大利亚一周内经历了四种极端天气

C.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D.世界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等。

②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A.我国油气资源短缺,而能源需求日益增加

B.气候变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这一背景下,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我国提出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即年前某一年会是排放的极大值,之后会进入下降,至年实现“零排放”)

04

我国实现碳中和采取哪些措施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具体工程,它涵盖能源、经济、气候、环境等诸多领域,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因此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措施是复杂和多样的,本文仅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我国要在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实现碳中和可采取的措施。

①组建国家气候变化协调机构

碳达峰和碳中和涉及的领域和部门较多,设立单独机构来协调各个部门和系统的关系,平衡各部门的利益,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②加大植树造林,利用生物固碳

利用生物固碳是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生物措施。年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2.96%,日本为68.5%,俄罗斯为49.8%,美国为33.9%等等,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加大植树造林的面积,缩小与其他国家的距离。

③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中电联、智研咨询整理我国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炭及火电为主,因此要实施更严格的控煤措施。西北地区致力于风能、太阳能的开发,东部地区推进渔光互补的实施,加快东部地区核电开发,多种电力共同发展,减少对煤炭及煤电的依赖,优化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依托当地自身的优势转型升级尤为重要,减少过度依赖能源工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积极推进旅游业,不断的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⑤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进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要在仅仅10年内完成碳达峰,需要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将污染物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将大型工厂或发电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为碳捕集;若转化成其他产品为利用;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为封存。

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法。

白马山水泥厂“碳捕集”系统

将二氧化碳注入沉积盆地进行封存

⑤加快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

通过上述措施,从减少到固定,中和到封存温室气体,多项措施并举力争在年前实现碳达峰,到年实现碳中和。

05

减少碳排放我们能做点什么

碳排放涉及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为助力国家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实现低碳经济,构建绿色、健康、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06

小试身手

(.4绍兴模拟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力争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年实现碳中和《既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完成1-2题。

(下面方框中,上下滑动可查看解析)

1.B

制造业是指机械工业时代利用某种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巿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四类产业中,很明显制造业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最大,B正确。

2.C

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涉及排放;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涉及抵消。C正确。

3.M港是世界知名的风电母港,过去它只是一个小渔村(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捕鱼业受配额限制及北海油田的发现和开发,M港从渔村(港)发展为石油重镇。21世纪初,随着全球变暖和《京都议定书》对温室气体减排的限制,年M港开始涉足海上风电业务。目前,多家风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集聚这里,新生产的海上风机从M港运往世界各地。下图示意M港位置。

(1)说明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M港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及其成功经验。

(2)分析M港附近海上油田开发的不利气候条件。

(3)从地理角度说明M港从石油重镇向风电母港转型的主要原因。

(下面方框中,上下滑动可查看解析)

(1)产业结构变化情况:20世纪60年代,由捕鱼业向石油产业转变;21世纪初,由石油业向风电产业转变。

成功经验: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变化的脉搏;抓住世界能源变革的重要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转型升级。

(2)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

(3)该地地处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主导产业从石油转向风电;全球变暖和环保要求提高,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可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受到重视。

说明:广州中学地理组为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zhuluoa.com/zyjr/342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