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的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数字人民币时代,银行何去何从分析师:周策从业人员登记编号:S1研究助理:王琰林编辑:胡彬清
投资要点
《银行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这为发行数字货币提供了法律依据。数字人民币的多项测试启动,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续落地在望。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有效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准确性,降低货币发行流通成本,增强金融体系风险防御机制,有助于完善形成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同时有助于捍卫国家数字货币主权,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数字人民币发行模式。定位于M0替代,对现有货币体系进行补充;双层运营模式,维护央行中心化管理地位;账户松耦合,点对点实现价值转移;可控匿名性,提高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能力。发行数字人民币,货币乘数将进一步上升,货币供给加大;实现信息数据实时监测,货币政策效率提高;节省货币流通成本,防范假币风险;定价水平提高,改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基于全流程数字化和大数据技术,有效提升商业银行个人零售业务的效率:实现点对点逐笔实时全额结算,冲击当前银行支付结算体系;降低商业银行日常运营成本;为银行提高跨境结算效率简化流程;有助于商业银行开展反洗钱工作。商业银行为应对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一是布局金融科技,业务转型升级;二是重视智能合约开发,提升多场景支付竞争力;三是注重银行间协作,发挥规模优势。投资建议。央行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运营思路愈发清晰,商业银行也必将把握市场重新分配的机会,完善相关业务布局,在市场竞争中掌握先机。未来的商业银行是在科技赋能的基础上,叠加数字人民币业务布局的优势,多领域实现运营效率提升。综合分析上市银行的科技潜力和运营实力,推荐实力雄厚,有先发优势的建设银行,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零售业务超前发展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以及稳健经营,业务模式丰富的成长型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长沙银行。风险提示:1、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2、国际局势变化影响;3、资产集中恶化。1数字人民币落地在望10月,央行发布的《银行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这为发行数字货币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自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并于年末组织部分商业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央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于深圳罗湖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封闭式测试活动,苏州也即将在“双12苏州购物节”面向符合条件的苏州市民发放万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日益成熟的数字人民币测试扩大了参与者范围,有效测试数字人民币在日常消费场景中应用的可行性,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续落地在望。我们深入研究DC/EP的理论机制和发行框架,从货币和支付两个角度对比分析,解读数字人民币的应用逻辑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1.1DC/EP应运而生DC/EP由周小川年首次提出,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通证,具备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即中国版“央行数字货币(CBDC)”。“DC”代表“DigitalCurrency(数字货币)”,“EP”是指“ElectronicPayment(电子支付)”,因此可以说,DC/EP是将货币职能和电子支付手段相结合的现有货币体系的有效补充。数字人民币在定位上是M0的替代,本质与人民币现钞无异,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具有价值特征和无限法偿性。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带动银行存款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转变,同时伴随全球加密数字货币逐步挑战法定货币的地位,发行数字人民币已成为助力中国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法定货币数字化浪潮的必然趋势。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可以有效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准确性,降低货币发行流通成本,增强金融体系风险防御机制,有助于完善形成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同时,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捍卫国家数字货币主权,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1.2以货币之花辨析多类型数字货币在分析数字人民币之前,先对各类数字货币进行归类解析,寻找数字人民币的准确定位。在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货币之花”模型的基础上,我们从四个方面对货币进行分类和定义:通用范围(广泛或受限)、货币形态(数字或实物)、发行人(中央银行或非中央银行)、交易模式(基于账户或基于价值的点对点交易)。在BIS“货币之花”模型中,可以直观看出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心“花蕊”的存在,代表的是央行所发行可普遍流通的数字形态法定货币,即我国央行将发行的社会公众通用的DC/EP。基于BIS“货币之花”模型数字形态的界定,广义上将一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记为数字货币,则在各国央行正式发行CBDC之前,已有多种具备一定价值的“数字货币”通过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交易流通。市场各渠道中进行流通交易的“数字货币”大致可分为:加密货币、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三类,分别在发行主体、使用范围、货币价值等方面存在差异。狭义上,数字货币需具备有别于普通交易商品的各项货币职能。根据市场上现有各类数字货币的职能和特性,在“货币之花”模型中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通过特定算法解密产生,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公众网络流通的加密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等,该类货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数量有限,利用密码学设计,非人为监管的保护了货币转移或支付的安全性,具有去中心化特性和交易匿名性,从而灰色交易集中;二是由各类非政府平台或机构发行,仅在平台内部或联盟链上交易流通的限制型加密货币,如Libra、Ripple等,该类加密数字货币与真实货币或资产相关联,对主权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具有一定的挑战;三是各国央行发行、以国家信用背书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具有无限法偿性,完全承担货币的五项职能,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实现现有货币体系的补充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升,如我国央行研究推进的DC/EP项目。1.3数字人民币发行模式《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提出,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属于零售型CBDC,采用双层运营模式,不计付利息。归纳数字人民币运行体系的核心要素就是“一币、两库、三中心”,分别是数字人民币;数字货币发行库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大数据分析中心。当前,数字人民币体系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数字货币整体业务流程与纸币类似,包括:生产、发行、回笼、兑换、交易等流程。未来央行数字货币体系涵盖:央行数字货币私有云、数字货币发行库、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数字货币钱包、权属登记中心、认证中心、大数据分析中心等部门,各司其职,保障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伴随着数字人民币研发测试进度的推进,将测试情况和央行对数字货币的解读进行结合,深入分析我国数字人民币发行运营的主要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定位于M0替代,对现有货币体系进行补充。作为法定货币的数字形态,央行对其定位M0替代,即数字人民币与现金等价,均为央行负债,不计付利息,具有无限法偿性。对比现行其他法币形态,数字人民币有其独特性和发行的必要性。对比现金的实物形态,均为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是M0层次货币供应。但现金为纸币和硬币的实物形态,使用时限短,有破损、伪造、遗失等风险,而数字人民币以加密数字代码形式发行,与持有人信息绑定,避免“双花”问题。数字人民币必须依托数字钱包app为载体,在多种线上场景中实现支付结算功能,即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的结合DC/EP,完善了法定货币的电子支付功能,同时降低了现金所具有的假币风险。对比银行存款的数字模式,均可进行转账支付,但数字人民币是国家信用背书,央行直接发行的流通中现金,属于央行负债,由货币政策直接调控,而银行存款是建立在商业银行信用之上的银行负债,有存款准备金要求,货币供应量层次归类M1或M2,规模主要受存款人意愿影响。比较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