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大爆炸世界乱局的开启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大爆炸

堪学

01

黎巴嫩的属性

一、黎巴嫩在中东的特殊存在

黎巴嫩的特别之处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有其历史文化与宗教的特殊性。

地理位置:黎巴嫩地处中东,在亚洲与欧洲的交界处,被叙利亚环抱,南部接壤以色列,西临地中海,是海运贸易进出中东的重要通道。

近代历史:黎巴嫩在年之前为法国殖民期,独立运动之后摆脱了殖民。至年开启了短暂的黄金时代,年以后发生过黎巴嫩内战,与以色列战争,驱逐叙利亚运动,雪松政变(驱逐叙利亚军队),叙利亚移民等事件。

黎巴嫩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法语与英语是学校的必修课,所以通用语言一共是三种。

政治宗教:黎巴嫩有十多个教派,总体可分为两大教派,基督教与穆斯林。其中,总统是基督教徒,总理和议长都是穆斯林教徒,既有什叶派,也有逊尼派。

各教派之间有着复杂且微妙的平衡关系,逊尼派穆斯林背后是沙特阿拉伯,真主党与什叶派穆斯林背后是叙利亚与伊朗,基督教背后是法国或美国。

随着叙利亚局势的稳定什叶派穆斯林在黎巴嫩影响力不断增加,年1月什叶派代表哈桑·迪亚卜被选为总理,他的上任改变了黎巴嫩总理由逊尼派担任的惯例,体现着伊朗与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影响力,同时也让其他势力蠢蠢欲动。

其实这种变动已经埋下了动乱的种子,它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即可发芽。

二、首都贝鲁特港口的重要作用

贝鲁特港是黎巴嫩重要的港口,占比进出口高达90%,也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海港,更是通往中东境内最大的地中海港口,担负着中东境内贸易的中转与供应。

贝鲁特港可谓是中东经济的纽带,控制着中东与地中海区域的输入和输出,是中东向内陆延伸不可或缺的补给通道,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作用注定了黎巴嫩贝鲁特的不平凡,成为了战火暗涌中东利益的必争之地。

红色标注为黎巴嫩

02

动乱的开始

一、爆炸疑团

当地时间8月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发生剧烈的大爆炸。

爆炸发生后,对于爆炸的起因甚嚣尘上,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化学爆炸,一种认为是小型核战术导弹爆炸。

如果是吨硝酸铵爆炸,威力到底多大呢?假设完全燃烧释放的前提下,会产生.5万千焦的能量,相当于吨TNT。

对比下天津港曾经的爆炸事故,同样也是硝酸铵引起,当时天津港的爆炸当量是多少?

据事故调查报告分析,第一次爆炸产生的当量相当于15吨TNT,间隔30秒后的第二次爆炸产生的当量相当于吨TNT,两次爆炸合计产生的总能量为吨TNT。

吨TNT当量是个什么概念?等值换算后,相当于枚战斧巡航导弹的能量!

当时天津地震局测定爆炸相当于2.9级地震,而贝鲁特的爆炸强度相当于3.3级地震。

在当量小于天津当量的情况下,地震指数却高于天津,这就非常奇怪了。

而贝鲁特爆炸的实测当量到底是多少呢?根据换算,那是相当于4次天津爆炸的能量!

近日意大利领先的爆破专家达尼洛·科佩表示,爆炸时产生的蘑菇云是橙色的,如果仅是硝酸铵爆炸蘑菇云是黄色,鲜红色的云是典型的金属锂爆炸特点,而金属锂是军用的导弹推进剂。

如果说贝鲁特爆炸是一场意外的话,这场意外的发生更像是非单纯的人祸,而是一场内外势力勾结蓄谋已久的政治阴谋。

寄生在这场血腥政治角力中的各方势力,本着谁得利谁主使的原则,可以抽丝剥茧的找出真正的主谋。

左边为核弹爆炸蘑菇云,右边为贝鲁特港爆炸蘑菇云

二、熟悉的政治操弄

在爆炸发生之前,一开始说是一个烟花爆竹的仓库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准备撬开仓库大门并全力灭火,在这过程中突发毁灭性大爆炸。

爆炸后不久黎巴嫩总统奥恩表示,爆炸是因港口存放不当的吨的硝酸铵造成的,这个回应不可谓不快,在没有更多爆炸细节的情况下,就快速做出判断,颇有舆论导向的作用。

同时该回应还指向了港口管理人员的贪腐与失职是造成大爆炸的直接原因,并且很快控制了最近14年港口管理的涉事人员,并冻结了7名贝鲁特港的官员账户。

8月8日在愤怒的民意下发生了大型暴力抗议活动,愤怒的民众占领了外交部,并与警察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一名警察因公殉职。

8月9日黎巴嫩新闻部长与环境部长分别宣布辞职,10日黎巴嫩司法部长也宣布辞职,当天晚19点半左右,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卜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本届政府辞职。

短短一周时间,事态发展之快让人瞠目结舌。值得注意的是总统在黎巴嫩是没有实权的,而真正实权人是总理,在之前总理都是逊尼派人选,唯独这次什叶派上台才半年多的时间,却遭到了重大的变故,这真的是巧合吗?

要知道什叶派后面站着的是伊朗与叙利亚,如果什叶派顺利在黎巴嫩扫除其他派系,中东大一统就尽在眼前。而这束希望的光芒刺伤了谁的眼,让他毁之而后快。肯定是不希望中东稳定的势力,那么谁最希望中东永远战乱?

黎巴嫩什叶派总理哈桑·迪亚卜

三、狼与狈的合谋

美元与中东石油的绑定关系是美国金融霸权的死结,一旦中东稳定,意味着美国将失去离岸平衡与控制中东的能力,而以目前美国在中东节节败退的局面,崩溃是迟早的事。

在最后的时间里,美国的不甘心可想而知,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垂死挣扎上,需要一个契机再次搅乱中东。

爆炸发生之后美国第一时间表态要与黎巴嫩人民站在一起,本着美国关心谁谁就会倒霉的原则,这种表态更像是某种行动的暗示,紧接着反政府示威游行开启。

感觉就像一夜之间批量的横幅和大量的物料工具就准备好了,如果这不是一场有组织的行动,如此高效的黎巴嫩人民又何愁灾后救援与重建的问题?

以现在黎巴嫩民众的受灾经济情况,不把钱拿来买生活必须品,还有闲钱干这些事儿,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有资金资助!

一条值得玩味的贝鲁特示威口号“伊朗滚蛋,贝鲁特是自由的”暴露了幕后的推手。

接着似曾相识的一幕发生了,美国驻贝鲁特大使馆宣称,美国支持黎巴嫩人的“和平示威权利”,称“黎巴嫩人民遭受了太多苦难”。

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不变的颜色。

抗议政府,现任政府下台,只要找到合适的借口外部势力就可以介入到黎巴嫩的主权,这个国家就可以被接管,到时谁还会在乎爆炸背后所谓的真相?

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推特截图

03

危险游戏

一、首都贝鲁特爆炸给黎巴嫩带来的巨大伤害

1、经济与社会创伤

黎巴嫩是中东旅游胜地,旅游业是黎巴嫩政府一直在发展的重要产业。

首都贝鲁特曾是中东重要的金融交易中心,可自由兑换外汇与黄金。

外贸在黎巴嫩经济中尤为重要,主要贸易国是意大利,美国,法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叙利亚和中国。

这次爆炸会使黎巴嫩的旅游业与金融业遭受重创,对外贸易与港口经济毁于一旦。而黎巴嫩正在发生的反政府抗议运动和现任政府的辞职,都给黎巴嫩带来了极不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会使黎巴嫩经济难上加难。

2、新冠传播危机

伴随抗议运动带来的大面积人群聚集,会让黎巴嫩的新冠疫情防控难度增加,继而失控。

据报道,抗议带来的新冠传染风险骤增,当地8日黎巴嫩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4例。相信新冠数据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下还会持续不断的迅速增加。

更糟糕的是,一旦黎巴嫩全面失控,疫情会向中东纵深发展,届时整个中东都面临疫情失控的危险。

3、粮食安全问题

黎巴嫩食品依靠进口,各国的封锁措施导致黎巴嫩的粮食价格继续攀升,停工停产则让经济进一步恶化。

大爆炸炸毁了黎巴嫩唯一一座位于港口的大型粮仓,可储存黎巴嫩全国大约85%的储备粮。另外,黎巴嫩所需大约80%的粮食需要进口,这次大爆炸无疑严重冲击了黎巴嫩国内的粮食供应。

8月3日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预警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而8月4日黎巴嫩贝鲁特的大爆炸,堪称为此报告背书的活样本。

在天灾人祸下,更加导致了下半年世界性粮食紧缺的危机,这一切是那么的天衣无缝。

系列事件的叠加,似乎让中东大动乱的帷幕被悄悄掀开了一角,后续整个大幕的拉开又将是怎样的人间炼狱。

动乱中的叙利亚

二、以色列的野心

以色列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复国梦。

黎巴嫩贝鲁特港口优渥的地理位置,如果控制住的话,对于以色列而言,中东地中海的出海口即可垄断。

实现这一切必须背靠美国,在得利的同时,也可完成责任的甩锅,在这一起爆炸中以色列到底扮演了怎样不光彩的角色,只有以色列自己清楚。

而以色列这种卸磨杀驴的方式怕是没了美国的靠背,最大的可能性是被撕碎。

三、美国的末路

当地时间7月31日,波兰国防部长宣布美军将永久性驻扎波兰。

美国在波兰永久驻军其目的是阻断俄罗斯通往欧洲的路径,同时又在黎巴嫩设障企图割断中东通往欧洲的路径,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切断陆权贸易,维持海权贸易。

美国清楚的知道在欧亚大陆连成一片之时,就是美国海权陨落之时。

美国如果成功,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就不能完整,形成从亚洲到中东再到欧洲的整条贸易线。在这条利益链上,美国触动了中俄两个大国的利益,更触动了中东和欧洲的生存利益。

从美国整体战略看,他是想把欧洲和中东进行孤立与割离。

美国以一己之力单挑欧亚大陆板块的所有核心利益国家,恐怕留给美国的最终结局不是帝国重新伟大的曙光之路,而是帝国已敲响的丧钟之声。

8月4日凌晨12点21分(北京时间下午3点21分),美国空军从加利福尼亚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未安装弹头的“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往太平洋中部的方向射去,最终飞行了大约英里(约公里)之后,抵达了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

俄通社报美国发射民兵三号洲际弹道导弹的同时,中国测试了“航母杀手”的弹道导弹。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掩人耳目,黎巴嫩贝鲁特大爆炸也发生在8月4日(北京时间8月4日23点8分)这一天。

8月4日特朗普称美国军方认为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大爆炸是一次袭击,而美国防部长埃斯珀称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起事故。美国官方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表态。

8月6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通告称,今年内计划将4个战略导弹团的装备升级,届时俄罗斯导弹部队的现代化装备将达到81%,其中已实现战斗值班的“先锋”导弹飞行速度可达音速的27倍。

8月7日,俄罗斯官媒《红星报》援引了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发表的文章表明,俄罗斯领土一旦遭到导弹袭击或有导弹锁定俄罗斯本土,不管对方是不是发射的核武器,俄罗斯方面都会将其视为核武器袭击,并使用最强的核打击手段实施反击。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回应总是意味深长,似乎有所隐晦。

美国范登堡上空

04

局中局

一、法国访问贝鲁特

中东——世界的巴尔干地区,谁控制了这个贸易中转站,谁控制了通道,谁就控制了财富。

8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来到黎巴嫩贝鲁特受爆炸影响最严重的街区慰问,成为全球首位到访黎巴嫩的领导人,他承诺将无条件地为黎巴嫩人民提供支持。

法国身为黎巴嫩前殖民者有着难以言喻的中东情节,如果得到了黎巴嫩的支持,这将是法国与欧洲的突破,中东通往欧洲的地中海航运将会畅通无阻,这是巨大的利益,太诱人了。

在法国清楚美国在波兰长久驻军意图的情况下,中东对法国乃至欧洲来说都至关重要。贸易通道如果被波兰与土耳其制衡,中东是其最后的希望,也是必争之地。

法国的这次访问是现实利益与战略安全双重考量的结果。

二、开启去美元化

欧洲推出与伊朗的结算机制INSTEX,这一结算机制由最初的法国、德国、英国,又扩容了六个欧洲国家:比利时、丹麦、芬兰、荷兰、挪威、瑞典。俄罗斯也启动了INSTEX加入绕过美元的结算。

欧洲正式开启了去美元化的进程,预示着国际资本大兼并的开始,这将是一条国际资本转移与存活的血腥之路。

国际资本大兼并的背后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金融系统崩溃阈值的临近,美元的势弱,是资本本性贪婪的滥发,在出清债务,痛苦割肉与超发续命的选择上,资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现在各国都打算去美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迫切希望能一键重启,重新用另外一种殖民货币再次实现全球金融统治,而对于新的替代货币,国际资本是打算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的。

毕竟这套金融簪主的把戏,国际资本已经玩了上百年了,他们还幻想着要千秋万代的一直玩下去。

对于这场国际资本盛宴的厮杀,美国的原则是得不到就毁掉。随着美元在世界结算体系中被更多的清除与掉血,美国的脏手下一个会伸向哪里呢?大概率会是欧洲!

堪学

女子本弱,时评很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zhuluoa.com/czjs/343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