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昨日,日本当地时间上午召开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
同样位于太平洋,但远在地球另一侧的新西兰,也有被震到,当地主流媒体铺天盖地报道。
新西兰外交部长NanaiaMahuta也已经表示,虽然还在等待来自日本的更多细节计划,尚无法表态,但对于向大海排核污这件事总体是“担忧”的。
新西兰绿党联合党魁JamesShaw则更清晰地表达了观点,明确新西兰应该站出来表态。
▼
核废水会抵达新西兰?
一张假图传遍全球
按照东京电力公司的说法,核废水中绝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清楚”,只有一种放射性物质“氚”,无法清除。
不过,东京当局称,为了“排污入海”,他们会把废水里氚(tritium)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饮用水标准的七分之一,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
然而,这只是日本的单方说法,很多人听了,都表示“不信”。
来自科学界的质疑也有,美国《科学》杂志去年曾撰文表示,在福岛核废水中,虽然氚的含量处于最高水平,但它不容易被海洋动物和海底沉积物吸收。反而是碳14、钴60和锶90这三种放射性同位素,需要更长的时间降解,并且很容易进入海洋食物链。
更有诸多中文媒体称,有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核废水一旦排放入海,在海洋运动作用下,它们只需3年就能扩散至全球海洋的每一个角落。
这,当然也包括新西兰。
好多“新闻”中用了一张看了能吓死人的配图,
然而只要做做factcheck,就会发现这张图是部分不负责任媒体的错用,
那张图原本是NOAA测量年日本海啸运动的模拟图,而不是核辐射。
早在年就被辟谣过了,不过今天不少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