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能射洲际导弹,美国就能把它打下来,信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编者按:朝鲜宣布7月4日上午9时,其“火星-14”型(NK-14)洲际弹道火箭发射成功。试射采用最大高角发射方式,火箭最大高度为公里(这意味着到了地球外大气层的最边缘,或谓进入了太空;但这也不奇怪,须知“同步地球卫星”高度约为3.6万公里),共飞行39分钟,“精确打击”了目标水域。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称,朝鲜导弹“落入”半岛东部海域前飞行37分钟。有美国专家称,按照上述数据,如果以正常高角发射,射程将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关键是精度如何,朝鲜目前的测试关于弹头再入大气层的部分数据,依然不详。

另外,这次发射的NK-14是远程导弹,不是大浦洞2(分级的洲际导弹)。一般来说,洲际导弹属于远程导弹(射程公里以上,也有把~公里算作中远程的),而远程导弹却未必都是洲际导弹(按美国标准,射程公里以上就算,但按通常标准,射程要达到公里以上)。

朝鲜核弹真能打美国?周边近20亿人更受威胁

美国目前投入使用4类反导系统,包括陆基中段防御系统、海基中段防御系统(“宙斯盾”与“标准-3”拦截弹组合)、末段高空区域反导系统(“萨德”系统,属于面防御)和用于末段点防御的“爱国者-3”反导系统。其中,只有陆基中段是针对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其他几种反导系统在设计时,均未考虑拦截洲际导弹。

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年5月30日宣布,美军“首次”洲际弹道导弹拦截测试获得成功。洲际导弹拦截为什么那么难?

首先,洲际导弹飞行速度快。速度一高,就压缩了预警、跟踪、拦截等环节的时间,而且导弹和目标交汇时速度高达30~40倍音速,对于导弹导引头的跟踪和最后的动能杀伤,都带来极大困难。(参见:警惕!美朝战争或带来核污染威胁)

其次,飞行高度高。例如,美国“民兵”洲际导弹的弹道顶点,高度超过公里(地球半径公里,大气层最厚不超过公里,且离地公里高处空气密度只有地面1%),大部分飞行段的弹道高度超过公里(适合飞机飞行的平流层高仅10~40公里),这是“标准-3”Block1系列无法达到的拦截高度。

美国年拦截过射程可达公里的靶弹(由“民兵-2”洲际导弹改装而成),年首次拦截射程可达公里的靶弹(模拟伊朗射向美国的远程导弹)。而这次拦截“完全模拟”的洲际导弹,是在预知靶弹发射时间段以及靶弹会从哪个基地发射的情况下,一个不大不小的突破。

以下为早前对此次拦截靶弹成功的分析。

洲际导弹理论上不可能被拦截,这次美国成功了!

点击观看美国军方授权发布的视频

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局长叙林(JimSyring)在新闻发布会上说,5月30日的拦截试验花费2.44亿美元,它模拟了朝鲜和伊朗跟美国可能发生的导弹对抗的“非常现实的”情形。

在过去一年,朝鲜导弹试验步伐加快。它宣布要开发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伊朗则在5月份试射了几枚弹道导弹。伊斯兰革命卫队官员宣布,伊朗建立了第三家地下弹道导弹生产工厂,并说它将继续推进导弹计划。

叙林说:“在试验之前,我有信心我们有能力击退它们的任何威胁。在看到昨天的拦截试验之后,我今天甚至更加有信心。”他认为,美国的导弹防御能力已经跟上、甚至超过了朝鲜和伊朗在年之前可能达到的威胁水平。

在周二的试验中,一枚洲际导弹从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射向阿拉斯加南部水域。美军然后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一枚导弹拦截它。该试验的结果是,后者迎面击中前者,将其彻底摧毁。

专家将这个壮举比喻为用一颗子弹击中另一颗子弹,并且由于飞行距离远,复杂性被大大地放大。美国本土距离朝鲜有公里(英里)。洲际导弹的最小射程是公里(英里),但是一些导弹可以飞行1万公里(英里)或更远。

此前,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都只能拦截射程较短的弹道导弹,技术上还未足以拦截射程接近1万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导弹防御局局长叙林表示,这次拦截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而且,美国这次拦截的是“真货”,是最接近于实战拦截的一次试验。它是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GMD)首次针对完全模拟洲际导弹进行拦截测试,而不是过去采用以模拟中远程导弹的靶弹“提高飞行速度”的方式来模拟洲际导弹。

自从年以来,GMD系统在17次试验当中有9次成功击中目标。上一次试验是在年。据悉,特朗普政府今年向国会提交的财政年度预算报告中,将高达79亿美元的预算划分到导弹防御计划中,其中GMD系统约占15亿美元。

对付洲际导弹唯一有效的“中段拦截”技术有多难?

为应对朝鲜导弹威胁,美军周二发射的拦截火箭,成功击中了一枚模拟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拦截洲际导弹。海军中将叙林说:“这次测试表明,对于一个非常现实的威胁,我们拥有了可行可信的威慑力量。”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籍成员亚当·史密斯(AdamSmith)说:“这是13年前美国开始部署陆基反导系统后,在针对洲际弹道导弹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功。”

美国自年开始研发陆基反导系统(GMD),并于年首次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基地部署,前后耗资亿美元。美军的其它反导系统,还包括拦截短程弹道导弹的“爱国者”导弹系统,以及同样可在大气层外拦截的“萨德”系统。

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是在目标导弹飞行弹道的中段,也就是太空中,对其进行拦截并将其战斗部摧毁。其技术非常复杂,难度极高,需要动用美军部署在全球的感应器来监控、追踪弹道导弹。在正式拦截时,拦截导弹先升入太空,之后释放“外大气层截杀载具(EKV)”,利用EKV的动能摧毁目标。

资料显示,对于弹道导弹拦截的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段拦截:导弹刚发射的起飞阶段,此时导弹加速的过程要克服重力,高度低、速度慢,理论上的拦截难度最低,但需要距离发射地很近,才可实现。(参见:朝鲜真有能力“把首尔变成一片火海”吗?)

中段拦截:弹道导弹被助推至太空的近地轨道,此时导弹飞行时间长,速度快。由于其轨道可以预期,距离目标远,中段拦截被视为最好的拦截时机,但技术难度极高。

末段拦截:导弹从目标上空返回大气层内,距离目标近,飞行时间短,速度快,容易造成损失。目前的美国爱国者系统、俄罗斯S-系统、中国的红旗-9反导系统,都属于末段拦截。

而对于洲际导弹,射程一般都在1万公里以上,其下落时速度可以达到10倍于音速甚至更快,再加上拦截飞弹自身3到4倍音速的速度,末段拦截几乎不可能。

最好的拦截时机——中段拦截,却难度极高。中段拦截,难就难在“看不着”、“打不到”。“看不着”,是因为很少有国家具有可以监控全球导弹起飞特征,并马上跟踪、分析、预判其飞行轨道的能力。

“打不到”,是因为中段拦截采用的“动能撞击”拦截手段,是一种“撞车”式的物理攻击方法,要求精度不差分毫——比末段拦截中,拦截弹运行至目标弹附近爆炸,难度增加了一个量级。中段拦截之所以只能用“动能撞击”,是因为真空环境下,爆炸的弹片效果并不好。

而这种难上加难的中段拦截方式,是目前对付洲际弹道导弹最有效,甚至是唯一的方法。也正由于技术难度极高,虽然这次拦截测试成功,有专家表示技术仍需时间才可被视为发展成熟。

CNN引述专家的话指,美军自年初开始曾5次测试相关技术,只有2次成功,成功率只有40%。基于技术的测试记录,美国不可以依赖此导弹防卫技术保护美国免受朝鲜导弹威胁。亚当·史密斯则表示,拦截系统仍须继续发展,才可变得可靠和有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zhuluoa.com/zyjr/342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