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经营及困境下

三、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困境

南太平洋地区是一个日益开放的发展中地区、一个交通要道,台湾所谓“邦交国”的小圈子、谋求“国际活动空间”的舞台。台湾当局接连丢失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2个“友邦”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撼动其与南太平洋地区其他“友邦”的关系。现今,与台湾当局维持“邦交关系”的南太平洋岛国占地区领土总面积不到1%,拥有人口占地区人口总量不到2%。南太平洋地区与中国大陆日益走近,而与台湾渐行渐远,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外交空间”每况愈下。台湾当局的南太平洋“友邦”大概率再亮红灯,更有可能爆发新的“断交”事件。

(一)南太平洋地区与中国大陆合作加深

由于在领土面积、人口数量质量、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等综合实力方面都缺乏优势,南太平洋地区国家自独立后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加之自身经济体系脆弱,对外依存度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发展中国家,自然成为南太平洋岛国重要合作对象,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对中国的向心力与日俱增。

南太平洋地区是“一带一路”南线重点地区,以及中国实施海洋战略重要环节。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合作,无疑会为中国在南太平洋带来新优势。近年来,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合作日益加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在经济上成为南太平洋地区继澳大利亚和美国之后第三大援助国,中国在南太平洋已有“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合作平台,合作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建交国。虽然南太平洋一些国家与中国大陆没有正式外交关系,但与中国大陆的经贸联系正变得密切。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国家和中国大陆的贸易,往往是与台湾的10倍、20倍,台湾根本不可能在这方面跟大陆竞争。正如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秘书长弗朗索瓦·马特尔指出,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旨在互利共赢,这是中国在这一地区深受欢迎的原因。

不论是为了克服地理与经济发展障碍,还是开发天然资源或发挥东亚与南太平洋岛国间交通枢纽地位,南太平洋地区都需要发展连结性,特别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有鉴于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日渐上升,南太平洋岛国都有借此强化与中国之间交流合作的动机。年,中国就为南太平洋地区最大经济体巴布亚新几内亚贷款、援助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大量资源,并支持其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中国是所罗门群岛最大贸易伙伴,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斐济第二大贸易伙伴,是萨摩亚第三大贸易伙伴。

南太平洋岛国存在地理形态破碎、人口稀少、市场狭小、财政赤字高、经济欠发达、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等情况,其中帕劳人口仅有约2万人,瑙鲁和图瓦卢则仅有约1万人。作为帕劳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的观光旅游业,到访帕劳观光旅游的外籍游客有一半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市场对它们具有巨大吸引力,与中国大陆的交流合作自然不断深化。

(二)台湾在南太平洋地区“外交空间”不断萎缩

马英九执政8年,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达成多项协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效显著。蔡英文上台后“挟洋自重”,一味奉行“仇中反中”政策,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对外政策已走向“以疫谋独”“联美抗中”“倚美制中”的危险道路。然而,“一中原则”已获得南太平洋地区超过70%国家承认,南太平洋地区对搭中国大陆发展便车的意愿强烈,台湾对南太平洋地区的作用不断降低。所罗门群岛曾是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邦交国”,也是台湾当局“固邦睦谊”重点对象。所罗门群岛与基里巴斯同台湾“断交”后,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外交空间”严重萎缩,蔡英文为求得台湾的“外交突破”而在南太平洋地区“固邦护盘”的动作也是后续乏力。

(三)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易再现“断交”

台湾当局想象的“国家”概念与其必须应对不断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断交”的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同时岛内“台独”势力又要求扩展“国际活动空间”,推动“入联公投”,推进“务实外交”,坐实台湾是所谓“主权独立国家”。蔡英文为了安抚岛内“独”派和民进党内各派系,继续在“邦交国”问题上加大力道以作回应。南太平洋地区是台湾当局涉外关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因而蔡英文向来重视与南太平洋“邦交国”的联系。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同台湾“断交”后,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邦交国”只剩下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图瓦卢。前两者是美国前托管地,有美国自由联系国的特殊关系,不容易“弃台”,但后两者皆有外交警讯。整体看,台湾当局与南太平洋“友邦”的伙伴关系已经大不如前。若蔡英文继续执迷不悟,以“台独”路线继续挑衅试探祖国大陆底线,那么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邦交国”不可避免“弃台就陆”。如果地区国家必须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两者之间选边站,选择一个作为“外交承认”的对象,答案毫无悬念。正如基里巴斯总统马茂在一份声明中说,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决定,是对国际关系进行长期内部审查和评估后作出,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

台湾当局一直视南太平洋地区为其整体涉外关系布局中的重要角色。年蔡英文上台后,7个国家认清大势、顺应潮流,与台湾“断交”,其中在南太平洋地区就接连丢失了2个“友邦”,挫伤台湾当局与南太平洋地区的“外交联系”。无论台海风云如何变化,“九二共识”才是海峡两岸的定海神针,是台海和平互信的基础。只有回归“九二共识”,台湾当局才会有相应的涉外空间。遗憾的是,蔡英文一直以顽固的“台独”意识形态,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一度宣称台湾为所谓“独立政治实体”,不断抹黑攻击中国大陆,迎合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甘当美国“以台制华”的工具,妄图维系扩展与南太平洋“友邦”间的“外交关系”。在“一中原则”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下,蔡英文的做法只能陷入日渐孤立的尴尬困境中。

历史已经证明,两岸关系才是台湾涉外关系的基石。没有“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的稳定剂,不但没有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而且导致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空间”岌岌可危,在此地区仅剩的“邦交国”也摇摇欲坠。只有两岸关系回归正轨,台湾当局才会有良好的涉外环境,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自然也无困境可言。否则,台湾当局所谓的“外交竞争”只能是以卵击石,不但加重两岸紧张关系,而且使台湾涉外关系走入死胡同。正如国民党强调的,台湾能否具有“国际活动空间”牵系于两岸关系的良窳。只有化解两岸敌意,增进彼此善意,才是正本清源之道。若未来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仍是拒绝“九二共识”,那么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经营只会愈加惨淡。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推荐阅读

1.台湾当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经营及困境(上)2.香港须对国家制度有自信3.海外统促会坚决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二)4.海外统促会坚决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5.海外统促会热议全国两会(二)6.海外统促会热议全国两会7.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合法必要势在必行8.反对“爱国者治港”的奇谈怪论可以休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zhuluoa.com/zyjr/342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