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经观察美俄国庆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意

北京治皮肤科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喜迎70华诞,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国庆阅兵。其中,展示了长剑-巡航导弹、东风-17弹道导弹、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等国之重器。在中国进行国庆阅兵前后,美俄两国不约而同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颇有比试高低的意味。但实际上,此次美俄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是年下半年美俄两国间一系列较量的延续,互秀“核肌肉”将两国较量带到了一个新高度,对两国战略安全及世界和平格局带来了新挑战。

美俄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简介

(一)俄罗斯试射“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

9月30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成功试射一枚“白杨-M”(SS-27)洲际弹道导弹,导弹成功命中千米外勘察加半岛靶场的目标。“白杨-M”是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初在“白杨”(SS-25)基础上针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研制的改进型陆基战略导弹,分为运输车机动发射型PC-12-M1和固定导弹井发射型PC-12M2两种型号。该导弹具备精度高、突防速度快、电磁隐蔽性好、可进行末端机动制导等特点,可携带多枚分导弹头对千米内目标进行打击。

(二)美国试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

10月2日,美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从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试射了一枚未装备战斗部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导弹成功命中千米外马绍尔群岛瓜加林环礁的预定目标。“民兵-3”(LGM-30G)是波音公司在“民兵-1”和“民兵-2”的基础上于年开始研制并于年正式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可对千米内目标进行精准打击,是美国唯一的现役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并将最少服役至年。该导弹曾于年7月在太平洋上空的试射中发生故障而自毁,此外还出现过导弹与指挥中心失联、发射井着火等严重事件。

美俄试射导弹的背景及意义

(一)美俄试射导弹的背景

此次美俄试射导弹是《中导条约》破裂背景下美俄两国进行的一系列战略威慑活动。2月2日,美国国务院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并启动为期天的退约程序,俄罗斯随即在其西北部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并试射了多型先进导弹。4月12日,美国为罗马尼亚升级“陆基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并以“应对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潜在威胁”为由在此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此举加剧了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紧张关系。5月31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将在年-年内试射2枚“萨尔马特”,3枚“亚尔斯”以及4枚“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其中,“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RS-28)是俄罗斯最新型导弹,射程达千米,可携带10枚75万吨爆炸当量的核弹头或万吨级单弹头,并携带了40枚诱饵,具有强突防能力。

7月26日,俄罗斯试射“白杨-M”(PC-12-M1),以在美国退约前表态。8月2日,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并于8月18日成功试射了一枚条约所限制的“战斧”陆基巡航导弹。俄罗斯于8月24日利用利用“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和“图拉”号核潜艇试射“布拉瓦”“深蓝”洲际弹道导弹以回应美国有预谋地退约并大力发展中程导弹,而后美国于9月4日-6日利用“内布拉斯加”号核潜艇试射4枚“三叉戟”II(D5)导弹以回应俄罗斯利用核潜艇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可携带8枚爆炸当量为47.5吨的W88核弹头,是美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中之重。

9月24日,美海军首次同时向西太地区部署两艘濒海战斗舰,并与新加坡海军开展“太平洋狮鹫”联合演习,试射了具有超视距、致命打击能力的海军打击导弹(NSM)。美海军后勤部西太平洋战区指挥官廷奇表示,“让潜在对手一个晚上保持清醒”。

(二)俄罗斯试射“白杨-M”导弹的意义

俄罗斯于9月30日试射“白杨-M”导弹旨在回应美国。俄罗斯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宣扬其强大军事力量,渲染美俄冷战时期恐怖氛围,同时持续向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国施压,阻止这些国家在本国部署美国的中程、中短程导弹,从而削弱美国的战略优势,并继续利用不对等优势对美国形成战略威慑,保护自身战略安全利益。

(三)美国试射“民兵-3”导弹的意义

美国于10月2日的“民兵-3”导弹试射,一方面是通过试射保该导弹可正常使用,另一方面是对俄罗斯试射“白杨-M”导弹、中国展示DF-41等导弹的回应。美国于-年连续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核态势评估报告》等多份报告,明确将国家战略由反恐转向大国竞争,并将中国和俄罗斯列为竞争对手,提出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是其首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zhuluoa.com/lshg/342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