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外用药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05113.html古罗马的历史历经千余载,其发展演变过程耐人寻味。从历史研究角度来看,罗马的崛起可以看作国家线性发展或者演进的一个典型,即一个小的城邦国家,主要依靠军事征服手段,控制亚平宁半岛,并以此为中心,以点带面,扩展成为地中海世界的强权国家。传统编年方法把古罗马的历史分为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就是这种线性史观的反映。在这种史观的影响下,研究目标自然会聚焦于军事和政治方面:一是罗马的古代帝国主义问题,二是其政治制度的变化特征。政治演进具有独特性罗马的古代帝国主义特点与近现代帝国主义特征,在表述语境和内容上自然大相径庭,这一点自不必表。但是,罗马在军事同盟的建设(如拉丁同盟)、殖民地(城市)系统的建立、行省制度的扩大、民族关系的调整、外交主导权与军事霸权的维护方面,同近代帝国主义国家却有相似之处。除了国家行为体现出来的古代帝国主义特征之外,罗马的意识形态方面也明显地带有古代帝国主义的特征,尤其体现在文学与史学作品中对罗马霸权的神圣性、合法性和正义性的表述上。罗马的古代帝国主义同世界古代史上其他帝国主义相比,也有其独特之处。首先,罗马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帝国初期已经逐渐陷于停滞或者基本结束,帝国主要依靠军事控制和罗马化来维持,帝国在军事上的侵略性与之前相比并不明显。其次,以布匿战争或者马其顿战争为分界线,罗马在军事行动上可能存在着由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的转变,这种可能性被近现代历史学家冠以“防御性帝国主义”和“进攻性帝国主义”之名,并就其实质进行辩论,因而造成了一个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在政治制度的演进方面,古罗马经历了由王政到共和再到帝国的历程,似乎印证了古典哲学和政治学中所描述的国家制度演进过程。在罗马王政时代,早期的库利亚会议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了氏族组织与部落会议。而在后三王时期,百人队会议逐步在政治功能上取代了库利亚会议,形成一种财(阀)力政治制度。而共和时期是罗马政治制度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罗马在贵族政治的正常体制之外,创立了保民官和平民会议为代表的非正常组织,并最终使得这两种体制通过政治妥协的方式并存。这种改革方式使国家能够以较小的政治内耗为代价,换取公民政治的逐步完善,释放出了“混合政治”的优势,因而使罗马大规模扩张有了比较牢靠的政治基础。在某种程度上,罗马内战时期仍可以被视为罗马人的变法与积极探索政治出路的时期。而最终形成的元首政治,也与世界古代其他帝国制度有相当大的差异。经历三次重要转型线性历史观是以罗马为主体的历史演进观,自然也有其缺点:对于外来因素对罗马的影响这一问题,没有给予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