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多吃什么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4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举行会谈。
4月14日,中国—尼日利亚产能与投资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为深化中尼两国战略合作关系做出贡献”。
就在近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瑞士联邦主席施奈德-阿曼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建立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与瑞士的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单独点出“创新”二字,因为瑞士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创新能力很强,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瑞士的创新能力多年居世界首位。所以“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意味着双方将在创新领域开展多种合作,包括在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开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创新合作等方面加强交流。这与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不谋而合。
中国外交的伙伴关系有多少种?各自内涵有何区别?小编今天将为您捋一捋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各种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的概念由来伙伴关系概念始于冷战结束后,北约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与非北约国建立伙伴关系,伙伴关系的提法源于此。
《人民日报》年4月刊文称,大国间关系可归纳为3种基本模式,即伙伴关系、结盟关系、非结盟非伙伴关系,中国“伙伴关系”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关系。
“伙伴关系”一般不签署任何条约,彼此不受结盟条约和义务约束。中国与他国的伙伴关系一般以双方元首联合声明为标志确立。
伙伴关系的几个主要定语“合作”指的是政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其中不加战略修饰语的合作多指经济合作。
“友好”指的是两国政治层面的关系良好。
“战略”意味着合作层次更高或者着眼点更高,双方从整体上、全局上、核心利益和未来发展趋势上都具有一致性。
“全面”指的是合作领域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也包括文化、环保、社会等领域。
中国的伙伴们◆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有斐济、阿尔巴尼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安提瓜和巴布达。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有埃塞俄比亚、克罗地亚、尼泊尔、坦桑尼亚、刚果(布)、荷兰、东帝汶。
◆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孟加拉国。
◆友好伙伴关系国家:牙买加。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匈牙利、马尔代夫、塞内加尔。
◆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国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比利时。
◆战略伙伴关系国家有加拿大、尼日利亚、塞尔维亚、安哥拉、波兰、爱尔兰、阿联酋、智利、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蒙古、卡塔尔、捷克。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国家有法国、蒙古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新西兰、澳大利亚。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有韩国、埃及、印度、土耳其、斯里兰卡。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国家:德国。
总结起来就是:特殊定语+全方位/全面+战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然后根据中国与对方关系的远近和合作重点进行组合。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一般情况,还有几个享受“特殊定语”的伙伴关系需要单独说一说。
俄罗斯与中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战略协作”指的是不仅两国之间有普通合作,还涉及军事等核心领域的合作,国际事务中协调立场,同步进退。中国只与俄罗斯存在“协作”关系。
英国与中国于年10月将两国关系界定为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球”意味着在空间上,中国与英国的关系着眼于全球,在国际体系和全球事务中有更多的共同话语,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公平合理方向发展。而“面向21世纪”意味着在时间上,中英两国希望能够成为更具前瞻性的战略伙伴。
巴基斯坦与中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是“更加紧密的”。无论国际局势怎么变,无论巴基斯坦国内局势如何,永远是铁哥们儿。还记得汶川地震时巴基斯坦救援队动用了全部运输机、捐出了全部战略储备帐篷,医疗队来中国后说了一句话:不用特意准备食宿,我们是来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印度与中国是“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印度两国接壤,而边境问题也一直影响着中印两国关系发展。“面向和平与繁荣”提出了中印两国关系的愿景,即管控争端,向着更加和平的方向发展。
不是伙伴的关系需要补充的是,还有不是伙伴的关系。
中美关系目前是“新型大国关系”。年至年间,中美首脑互访,两国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年后,两国关系表述有所变化,先后为:“建设性合作关系”、“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直到目前的“新型大国关系”。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主席曾经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中日也不是伙伴,而是“战略互惠关系”。“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最早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年访华时提出。年5月7日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决心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然而中日关系总是因日本政客的短视行为一波三折。近期,日本表现出无视“战略”,忽视“互”,只求“惠”的态度,不能够增加中日两国的政治互信,是值得中方关切的。
本期梳理中国外交的伙伴关系可以看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与人为善,与邻为善,国家的朋友圈也是蔚为大观。
众人拾柴火焰高。习总书记在多个外交场合提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中国也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与伙伴们一道,共同致力打造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推荐阅读?中央部门“晒”年度预算,这项费用以后不再花了!
?就业、社保……关系你我的民生保障,人社部这样说
来源:“要言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