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怎么挂号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上文书讲到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这是一个全面的导弹防御计划,其实就是要层层拦截苏联发射的洲际导弹。确保美国的安全。如果美国能够拦截苏联的导弹,而苏联拦截不了美国的导弹,那么美国大可以发动核战争把苏联消灭。苏联也必然要在导弹防御上下功夫,投入资源。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不错。其实中国也是站在美国一边的。两个国家是经常有一些军事方面的交流。中国向美国透露了一点机密内容,美国人都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科技有多先进,而是惊叹于中国能在不富裕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展开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
我们前文都讲过,防御对方的导弹并不是从80年代才开始研发的,美国当年搞过奈基系统,苏联人搞过“橡皮套鞋”系统。我们中国人其实也没闲着,因为苏联是邻国,而且控制着两国之间的蒙古。大家翻开地图看看,从蒙古边界到北京也就不到公里。当年成吉思汗就是从北边杀过来,直接插向中都城。在北边的野狐岭和浍河堡全歼了负责守卫北方的重兵集团,然后攻破居庸关,杀到中都城下。
成吉思汗可是骑马杀过来的,如今全都是钢铁洪流。要知道,机械化部队冲过来是很可怕的,因此,我们是确确实实能感受到北方苏联的直接威胁的。美国只用担心核弹,苏联陆军过不了大西洋,海军又比不上美国,他们其实受到的威胁并不是全方位的。可我国受到的威胁是全方位的。
雷达,像不像刘慈欣描述的红岸基地?
就在当年蒙古和金朝大战的野狐岭后面不算远的地方,我国修建了一座大型相控阵雷达,这个雷达是依山而建的,海拔1米,宽40米,高20米,是在山崖上削平了一段山坡建造成的。这座大型雷达时时刻刻的盯着北方苏联的动静。雷达耗电量巨大,据说一开机,整个宣化城的电都不够用。因此,在这座大型雷达的后面有自己的发电机组。苏联从拜科努尔发射导弹,飞向太平洋北部的靶场,中间这一段,恰好在我国这部雷达的监视范围之内。
单脉冲多普勒精密跟踪雷达
我国还有一种单脉冲多普勒精密跟踪雷达,这个雷达有个巨大的球形雷达罩。当地群众也不知道山上的解放军是干什么,反正就管他们叫大球部队。年美国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坠落,我们通过雷达和云南的雷达追踪了天空实验室的轨迹,年苏联搞洲际导弹实验,雷达进行了跟踪。年苏联的宇宙核动力卫星发生故障,逐渐坠落,也是由这两部雷达进行跟踪的。跟美国人的跟踪数据相比,大家各有千秋吧。那时候,肯定是私下经常和美国人交换点数据啥的。
这两座雷达是我国反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60年代初就开始研发反导系统了,相比美苏,起步不算特别晚。但是技术基础实在是太弱了,因此进展不算快。反导导弹的研发70年代末就停止了。雷达监控部分到80年代末也就全都停止使用了,雷达移交给民用部门,用来做外层空间监测。雷达已经被废弃,所有的设施都已经拆走了。现在已经是军迷去怀古的地方,看着山坡上空荡荡的一面墙,不由得感慨万千,如果不是当年打下的基础,现在的发展也不会这么快。很多事情就需要深谋远虑。现在已经有更先进的家伙了,可惜“老同志”没能安享晚年,被拆成了个鬼屋。
一切都已经破败了,这里已经被遗弃
所以说,我国这种兜里没多少钱的穷国当年都能勒紧裤腰带搞反导系统。美苏两个大国怎么可能不搞呢?所以里根总统当年并不是忽悠,而是下决心去搞的。美国人花钱和苏联人不一样。他们是国家作为一个教练员和裁判员。他们会给一笔钱,让各个防务公司去做技术研发。因此这笔钱就等于是给了民间。这些民间的公司平时是有大量人员流动的。毕竟是市场经济嘛。这些为国防研发的新技术其实是会向民间扩散的,这些民间的企业是最擅长把技术变成财富的了。因此他们可以一鱼两吃,国家收获了反导系统,民间提升了技术水平。苏联则没有这个机制,军工的永远归军工。机密永远是机密。即便是花了钱,效益也不高。何况还他们没有美国人钱多。所以苏联人的反应很激烈。戈尔巴乔夫说:“如果美国破坏现在的战略均势,使太空军事化,苏联除采取对应措施外,别无选择。”
实际上西欧国家心里也不爽,第一,这个计划会使冷战加剧,苏美争霸,局势紧张对他们的经济发展不利。第二,这个计划如果搞成,美国有可靠的盾来保护,与西欧各国的战略关系就会削弱。第三,西欧西方小,人口密,工业集中,星球大战计划中的任何失误都将给西欧带来巨大灾难。所以,西欧开始联合搞高科技计划。他们不敢说是搞军用高科技,先从民用部分下手,然后带动军用,这个计划就是所谓的“尤里卡”计划。我国也是有样学样,开始搞。不要以为星球大战只是在对抗苏联,其实这个计划波及范围很广,结局也不是美国人自己当时能预料的。
当时的美国公众眼睛就盯着那些吸引眼球的东西,比如X射线激光。国防部长温伯格去参加一个国会的听证会,在车上跟副部长偶然聊起X射线激光,副部长是个内行,他提醒温伯格。X射线激光只能靠小型核爆炸来产生。就是弄个小型的氢弹,周围安放一根铜棒,然后缠上一大堆的铜线,氢弹爆炸的一瞬间,铜棒就被烧成烟了,但是在铜棒轴的方向会形成一道X射线激光。这个主意是氢弹之父泰勒出的,这个家伙简直是不遗余力的把氢弹用在所有可能的地方。
温伯格听完吓了一跳,里根总统答应大家了,不在太空搞核爆炸。副部长只好告诉他如何轻描淡写的打马虎眼先糊弄过去。反正国会的老爷们也不懂啊,他们还不如你呢!
要知道,星球大战计划是一块巨大的蛋糕。预计要花1万亿美元,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讲,这是一大笔钱。很多人当然想来分一杯羹。管他靠谱儿不靠谱儿,先钻进来再说。激光武器我们以前讲过了,到现在,实用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用来拦截洲际导弹还是不灵。在太空部署粒子束武器就更加遥远。美国人曾经设计了一个U形的加速器,把粒子束加速到极高的速度,然后打出去。
但是,带电粒子有个大问题,那就是无法聚焦。比如说一束电子。电子都是带负电的,彼此之间是有排斥力的。因此这一束电子飞不了多远就散成一大片了,因此要想聚焦,必须是想法子让中性的氢原子带电。然后加速,出炮口之前,把电荷剥掉,粒子变成中性的。这个过程具体怎么回事儿,我查不到。反正就是想法子把打出去的粒子都变成中性的氢原子。这种高能中性粒子可以直接打透很多外壳。导致金属发射出X射线或者伽马射线。中性粒子撞击的能量变成了高能的光子。这种效应在照射结束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间。这不像激光,照射一停,打击就结束。
粒子束武器试验用的火箭
要在太空部署这样的武器,能源是个难题,大型加速器是非常耗电的。美国人年就想研发,后来实在是搞不出来,年海军接手继续研发。年美国空军的类似项目也开始研发。年,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进行过杀伤力对比测试。为了避免分散浪费,美国组织了一个专门的项目组,开始统一管理粒子束武器的研发。年,麦道公司的一枚火箭搭载了一个小号的粒子束武器到太空进行试验,火箭飞到公里高空,运行了4分钟。现在这个装置的复制品放在了美国华盛顿的航空航天博物馆里展出。年,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实现了万电子伏特的粒子束。而且准备加码到万电子伏特。尽管苏联解体了,美国军方仍然没有停止项目。五角大楼希望年能够上卫星进行试验,不知道他们怎么解决能源问题。也许是造个小号的试试看,能打坏电子元件就OK,不需要毁掉导弹?这也说不定。这都是军事机密,神龙见首不见尾。
我国最近电磁炮上军舰测试了,美国人研究电磁炮也有多年了。有人就开脑洞,是不是把电磁炮搬到卫星上去呢?当然不是绝对不行。但是不太合适。激光最好的优点是没有弹药消耗,只要有能源就行。不存在弹药打光的问题。在太空里飘着可是不可能随时补充弹药的。电磁炮是需要补充炮弹的,这可够呛。其次是电磁炮是有后坐力的,卫星在太空里无依无靠,假如开一炮以后,后坐力导致卫星开始翻跟头乱转。下一炮打着谁就难说了。所以电磁炮上卫星是不靠谱儿的。
星球大战计划真正下力气研发的是反导导弹系统。这是实实在在,但是一点也不吸引眼球的技术。大致来讲,拦截导弹系统分为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拦截两种。很多项目在里根发表讲话之前就已经开始启动了,这些项目当然也就被算在星球大战计划之中了。
爱国者PAC-3的导弹已经换用了新型号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爱国者导弹系统,在里根讲话之前的年就已经开始研发了。年,爱国者的改进型号在白沙导弹试验场拦截了一枚两倍音速的长矛导弹。算是首次试验成功。当年爱国者1型导弹和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不是有一场攻防大战吗?结果爱国者导弹一战成名。当时的拦截率的非常低的。只能把飞毛腿导弹打得偏离航线。飞毛腿导弹经不起折腾,于是自己就折断了。后来改进过的爱国者2型导弹就可以直接摧毁飞毛腿这样的导弹。现在到了爱国者3阶段,导弹已经被换成了另外一个型号。你仔细看,爱国者3型和爱国者最初的型号样子差异很大。指挥系统也得到了升级,拦截命中率已经比较高了。爱国者是一种中低空拦截系统,兼顾打飞机和反导。最新研发的爱国者4型,据说导弹要换用以色列和美国合作的大卫投石索拦截导弹。
铁穹拦截弹
以色列当年也参与了星球大战计划的部分项目。年,以色列人和波音公司合作箭式导弹。这种导弹也是拦截弹道导弹的,死对头伊朗是有弹道导弹的。当年伊拉克也有,不过伊拉克已经死翘翘了。以色列经常面对哈马斯的火箭弹袭击,据说这些火箭弹用的都是山东莱阳生产的自来水管造的。打出去都是做布朗运动的,不一定打到什么地方。以色列研发了铁穹系统,专门对付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家伙,据说效果很好。以色列人经常搬着小板凳在街边观看自家的铁穹系统拦截火箭弹。以色列的很多武器需求都比较另类,这都是环境给逼出来的。
洛克希德的“铁伞骨”
大气层外拦截系统,美国也研发了一系列的项目,有的是火箭系统,有的是制导系统,有的是动能拦截器。要对付加固的弹头,只能靠直接撞上去,靠动能拦截。通俗讲,就是子弹打子弹的精确度,难度相当大。洛克希德公司一开始选择的办法是在太空撑开一把钢骨架的大伞,直径有4米,加大拦截面积。这一下就降低了对精度的要求。年到年,在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测试了很多次。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一枚民兵导弹。飞越公里,看看洛克希德的这种雨伞弹头能不能拦截。前三次都因为其他故障失败了,第4次实验,在公里的高空,拦截弹准确的撞到了目标,两者是以每秒6.1公里的速度相撞了,当即撞得粉碎,拦截成功。
美国后来还在不断的改进动能拦截器,年测试能不能识别真假目标,识别倒是识别对了,可惜打错了,这是怎么闹的?反正也算是有阶段性的进展,现在美国人期望一颗导弹能带上多个动能拦截器,这样拦截效率更高。这些项目都是列在星球大战计划之中的。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在稳步推进,只是花的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只花了亿美元。
里根刚上任没多久遇到了一次刺杀事件,他中了枪,但是居然还挺过来了。这个家伙算是命够硬的,阎王爷不收。他在病床上躺了3个月以后,就能起身恢复工作了。里根的人气很高,又擅长沟通和演讲,他在窗口向粉丝们招手,大家都开心的不得了,总统又回来了。
入侵格林纳达
年,美国军队入侵格林纳达,虽然是个弹丸小国,美军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这次行动美国人还是不满意,因为越南战争的老毛病一点都没改。对付这么个小国还时不时掉链子。于是美国进行了新一轮军事改革,年通过了戈德华特-尼克尔斯国防重组法。过去各个军兵种总是会去找自己的主管,空军的找空军,海军的找海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负责跟文职的国防部长沟通。假如部队需要协调行动,这几条指挥链条还是拧不到一起。于是,国防部进行了新的改组。参联会变成了纯粹的总统顾问。真要打仗,前线的指挥官根本不需要通过参联会,直接就可以指挥三军。这次军事变革的效果在几年以后会显现出来。
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关系非常好,两个人的政治理念也类似。撒切尔甚至说,里根是除了她的丈夫之外“生命中第二重要的男人”。可见他俩的关系有多铁,英国和美国的关系有多铁。铁娘子也是强硬派,面对阿根廷夺取马尔维纳斯群岛,人家硬是东拼西凑,凑出一支特混舰队,远征南大洋,夺回马岛的控制权。没过多久,铁娘子来北京就在台阶上摔了一跤,你再硬也分碰到谁对吧。
墙倒众人推
里根年的1月20日卸任,老布什就任总统。年底就碰上东德开放柏林墙,无数人涌向了西柏林。华约这边hold不住了。历史的转折点即将到来。里根8年来对苏联施加的各种压力开始显示出效果了。可惜他自己已经卸任,继任者老布什倒是到了摘桃子的人。老布什正巧碰上了海湾战争,萨达姆好死不死非要往枪口上撞。苏联好歹也是超级大国,派人两边穿梭调停,可惜没什么用,谁都不听他们的。
海湾战争:空袭
当时大家都觉得,美国人打赢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付出很大代价。哪知道结果大跌眼镜,空袭阶段的前10天,美国、英国、沙特、法国、等等9国就出动了各型飞机2万架次,对萨达姆的部队狂轰滥炸,美在波斯湾和红海的战列舰及潜艇发射了近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对军事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在狂轰滥炸了37天之后,地面部队出动了。3月10号,伊拉克乖乖投降,海湾战争结束。清点一下战果,联军这边死了多人,伊拉克那边数字不详,估计是在2.5~7.5万之间吧,数字极其悬殊,这也太夸张了吧。
这正是美国在越战以来第一次介入这么大规模的局部战争。这些年美国军事变革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前线的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大出风头,人家在前线有统一指挥三军的权力。指挥起来得心应手。尽管美军的联合作战技术也还粗糙。不同军种之间交换数据,居然靠军官坐着直升机送入软盘。而且数据格式还不通用,这不是要命的吗?但是怎么也好过其他国家的军队。其他国家的军队在一夜之间全都out了。
被击毁的坦克
对于DARPA来讲,这也是大出风头的一场战争,因为F在战争之中大显神威,爱国者拦截飞毛腿也大出风头。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纷纷亮相。全世界在电视机前面亲眼目睹了什么叫高科技局部战争。这里面当然有DARPA的功劳,因为大量的技术都是DARPA超前研究的。即便是当年研究的那些看似不着边际的“软科学”,这一次也派上了用场。美军对媒体的公关工作和舆论引导相当成功。原来新闻舆论也是战争的一部分。这一次,再也没有犯越南战争时期的错误。美军总是以伟光正的形象出现在世界媒体面前。
在我国,张局座也是第一次走进央视媒体,第一次开始了战略忽悠,尽管也是初学咋练,预判屡屡落空,但是日后他会越来越成熟稳重的。海湾战争给我国从上到下的震撼是空前的。心动不如行动,我国悄无声息的走上了自己的军事变革之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事总是扎堆发生,就在年底的圣诞节这一天。克里姆林宫屋顶上的红旗悄然飘落。存在了70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轰然崩溃。那么星球大战计划还需要继续进行吗?下次再说!
吴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