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发展最快、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刑事犯罪问题,遏制电诈犯罪多发高发态势,急需系统性治理防范。
今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转变过往偏重于“打”的工作态势,坚持以打开路、打防结合、以防为先,把“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不断探索反诈防骗宣传新方式、新路径,从精准度、渗透度、参与度三个维度入手,主动劝阻精准到点,发动行业渗透到线,党建引领覆盖到面,全力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五月份,全市电诈案件警情数同比下降42.7%,环比下降46.7%。
“点”上发力提升精准度
在宜昌市反诈中心,有一片“接警劝阻”的区域格外引人注目。在这个十几平方米的格子间内,8个席位上的座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反诈中心民警正在劝阻拦截
“户籍地秭归,秦某正遭遇诈骗......”5月28日下午3时许,一条红色反诈预警信息正在电脑屏幕上闪动。时间紧迫,反诈中心接警员向曼莉发现这条信息后,立刻使用座机号向秦女士拨打电话。一遍、两遍、三遍......向曼莉反复不停地向秦女士拨打电话,但电话始终处于占线状态,此时秦女士已与对方通话长达17分钟。当向曼莉正准备向秦女士家属拨打电话时,秦女士终于给向曼莉回拨了电话。“您好,我是宜昌市反诈中心民警,您刚刚接听电话涉嫌诈骗,请提高警惕......”向曼莉焦急地向秦女士解释道。秦女士介绍,她正准备给对方转款2万元,看到一直在拨打自己的电话,因之前接受过反诈骗宣传,意识到可能是电信网络诈骗,就停止了转账操作。听到秦女士并未向对方转账,向曼莉如释重负。今年5月,宜昌市公安局联合金融机构及通讯运营商成立反诈中心,实体化运作,建立完善精准预警劝阻拦截机制,“线上线下”分析研判,主动“寻找”疑似正在被骗群众和潜在易受骗人员,及时“电话劝阻、短信劝阻、上门劝阻”。目前,已预警拦截起,止损多万元。▲民警联合志愿者对易受骗群体上门宣传
“幸好茅坪派出所民警的反诈宣传电话打的及时,要不然我妹妹就着了骗子的道。”家住秭归县茅坪镇的马女士在业主群里“不吐不快”。原来,马妹妹同样遭遇了冒充客服退款诈骗。马女士根据民警前两天打来的反诈宣传电话,果断叫停妹妹的转账操作,避免了经济损失。马女士的“幸运”得益于秭归县公安局茅坪派出所推出的“百日反诈·爱连线”宣传新模式,即针对20至49岁女性易受骗重点人群,通过民警一对一电话连线,宣讲真实案例、详解诈骗手法及套路,做到“宣传一人、受益一家、影响一群”。
迄今为止,茅坪镇已有余名女性群众接到民警“爱连线”电话宣传,取得了不俗成效。
“线”上延伸提升渗透度
今年以来,宜昌各地警方结合辖区行业特点,推出一系列为行业量身定做的“反诈套餐”,以行业条线带动社会面。▲民警正在为快递包裹粘贴反诈标签
今年5月27日,家住宜昌市伍家岗区某小区的刘女士,像往常一样从快递员手中领取包裹。她发现,这次领到的包裹与往常有些许不同,包裹上除了贴有信息单,还有一张反诈宣传单。经过对近期电诈警情的深入分析,宜昌市公安局伍家岗分局向阳派出所发现辖区网上兼职和购物退款类电诈案件有抬头趋势,热衷于网购的群众是主要受骗群体。为此,派出所决定携手快递公司,联合开展反诈宣传。
“我每天要送多个包裹,虽然在每个包裹上粘贴反诈宣传标签,增加了一定工作量,但能帮助群众不受骗,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快递员小刘微笑着说。
据了解,除了粘贴反诈标签,该所民警还在每辆快递三轮车的货箱外,张贴了两张印有反诈宣传语的荧光车贴。目前,已经有10余家快递网点的包裹开始张贴反诈宣传标签,下一步,这种宣传方式将在辖区所有快递网点全面铺开。
除了快递行业,在教育系统,反诈宣传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最近一段时间,一首脍炙人口的反诈童谣在宜都市各大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传唱热潮。
为更好的推动反诈宣传,丰富宣传形式,宜都市公安局联合市教育局推出《反诈童谣》短视频。短片以《拍手歌》为创作基础,融入反诈宣传知识,通过民警与孩子互动的方式进行演绎。各大学校利用班会或者音乐课组织学生学唱反诈童谣,再让孩子们把反诈童谣带回家里、社区。
你拍一,我拍一,转账核实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客服退款要警惕!
......
“反诈童谣朗朗上口,易于接受,不仅孩子们喜欢,我们也乐于陪着小孩一起学。”宜都市幼儿园学生家长李女士说。“宜都有69所学校,3.8万名学生,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春风化雨的宣传方式,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宜都市公安局陆城派出所社区民警刘海洋说。
“面”上覆盖提升参与度
▲丹阳社区反诈灯箱
走进绿树成荫的丹阳社区,一个个反诈宣传灯箱,一块块温馨提示牌分外显眼。不仅如此,在小区的44个楼栋、个单元楼门口都悬挂着反诈标语。“我们希望通过‘大水漫灌’式宣传,营造反诈防骗‘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浓厚氛围。”丹阳社区党支部书记周世红说。
丹阳社区是枝江市一个物业型小区,小区有户,1万多人。年,这个小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12起。
去年12月份,住户李女士遭遇了投资理财诈骗,被骗金额达20多万元。事后经过了解,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宣传时,李女士不在家中,而后也没有补充宣传。
“通过这起案件,我们从中发现了工作漏洞,反诈宣传必须做到家家到户、人人知晓。”丹阳社区网格员谭慰说道。
▲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宣传反诈知识
面对电诈案件多发高发态势,丹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将“无诈社区”创建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依托名下沉党员,整合带动楼栋长、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形成了“1+1+1+N”宣传模式,逐楼栋逐单元逐户逐人开展防范宣传。5月初,面对多次上门的反电诈宣传人员,家住B9栋一单元的熊大爷显得很不耐烦。
“我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会有骗子来骗我呢?”熊大爷坚信自己不会受骗。民警反复向熊大爷解释,最终拗不过民警的熊大爷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仅仅过了两天,熊大爷就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骗子谎称熊大爷的儿子发生交通事故急需5万元治疗费用。民警收到预警信息后,一边紧急联络熊大爷,一边让网格员第一时间上门进行劝阻,最终帮助熊大爷保住了养老钱。
“谢谢你们,以后你们说什么我都听。”事后,熊大爷专门前往社区致谢。
目前,该社区反诈APP安装率达到95.2%,今年以来,因为反诈宣传到位,落实有力,该社区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零发案。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