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说起要去高加索的那一刻,我有点迷茫。高加索,在哪里?为什么要去高加索?这个线路要做成什么样子?这些问题一股脑的在我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来。于是一边找线路,一边看资料,一边联系那里的地接。高加索行程的雏形慢慢一点点在纸上清新起来。
高加索地区是一个历史上有着很多争议的地区。人们比较熟悉的是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至于亚美尼亚,很少有书记载,媒体也很少曝光,一个原属于苏联的内陆小国家,人们对它至今很陌生。可是又有谁会想到世界上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和摄影师和设计师其实都是亚美尼亚人啊,他们只是某种原因改了名字,让人们以为他们是美国人或者事加拿大人。比如提起哈恰图良,大家没有什么反应,可是提起那首《马刀舞曲》呢?
由于颇受争议和历史多劫难,高加索地区充满了神秘感,再加上团员本身的要求,现有的线路没有办法满足我的要求。而我又执意要找到当地人来接这个团。消息放出去,石沉大海......不过我坚信,这么明确清晰的要求一定会找到合适的人。大概又过了两周,终于等来了回复,地接很高兴地告诉我,人找到了,只是中文不太好,但可以说流利的英语。bingo!
素材由团员小米奇提供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又翻到了当时的出团通知书,截取了我们的航班和酒店,记忆中的一幕幕被打开。这张图片是团员在飞机上拍到的亚拉拉特山脉,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圣山,是《圣经》中所记载的诺亚方舟在洪水退去后所停靠的地方。阮义忠先生的《花与眼泪与河流》中所写到他发愿要去亚美尼亚的原因--千里迢迢为音乐!“因为一张唱片,那曲《上升的光》,那座终年不化的雪山下的修道院。”整张唱片24首歌,他听完后就很迫切想去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可以从喉咙里唱出这样的歌。”
素材由团员那狐提供
可惜的是,这种亚米尼亚人心目中的圣山,不得不在年割让给土耳其,在亚美尼亚境内,只有清晨时分,在这个平台才可以远远眺望亚拉拉特山。
所幸运的是,那天早上,我们遇见了四位在这里深情颂唱的歌唱者,低沉的嗓音,投入的神情,教堂里唱诗班的旋律让我们这些异国他乡的到访者有幸领略到了“柯米塔兹”的调调,悠远的四重唱在这角落显得庄重空灵而遥远,我们不忍打扰,默默离开。
“柯米塔兹”是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圣人,他对亚美尼亚的民间音乐及教堂中古圣乐谱法的破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孤儿,却天资聪颖,从小就读埃奇米尔津神学院。但是年,土耳其大屠杀中,他虽然被友人保护而幸免于难,但是他的手稿和很多古谱却毁于一旦。从此之后,他便精神失常,年送往巴黎,此后的20年也没有恢复记忆,年辞世于异国他乡。
想必亚美尼亚人常常会在这个平台颂唱,除了看一眼日日夜夜思念的亚拉拉特雪山之外更多寄托对这位伟人的哀思吧!
对于埃奇米阿津大教堂,我们很幸运地预约到了它的馆藏博物馆,据说平时是不对外开放的。
“埃奇米阿津”的意识是“神的独子降生处”,馆藏博物馆里收藏有“诺亚方舟的碎片”,“曾插入耶稣胸口的铁矛”,“千年的福音书”以及“十七世纪大主角的教袍”。
以上四张图素材由团员小米奇和那狐提供
亚美尼亚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如果要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还是要去看看“亚美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但是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个历史博物馆极具艺术的特色,展览厅的花窗,所有陈列的物件除了记载的作用,更多给人以一种美感和享受!
亚美尼亚语是一种很难学的语言,可能很大的原因是跟它的文字有关。这个历史博物馆里,很好地保存了关于植物,数学,物理及化学的很多研究的手稿。宗教类的书籍更是数不胜数。门口的雕塑是“梅斯洛普.马许多茨”石雕像,旁边用他所发明的文字记录了两句话“欲求智慧和学问者,维通达理性格言尔”。
亚美尼亚被称为阮义忠先生称为“花与眼泪的千年悲歌”,由于历史上高加索的战火纷绕,很多的教堂被毁坏,包括七世纪的瓷瓦尔特兹考古遗址。20世界,第一个造访这座废墟的奥地利艺术史学家史卓果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建造过希腊圣索非亚大教堂和德国圣彼得堡大教堂的天才,才能真正了解亚美尼亚人在建筑上的先驱地位”。
我在脑海中不断回忆希腊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德国圣彼得堡大教堂的模样,不停地和这座千年的遗址做着对比,太阳庙,罗马柱的轮廓依稀可见。
其实我们还是幸运的,在夕阳西下前,我们见到了同是七世纪建造,现存亚美尼亚最古老的圣瑞普茜梅教堂,至今保存尚算完好。
教堂里的人不算少,但是非常安静,出口处,坐着的一位老妇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曾经有人说道:“一个亚美尼亚人眼中永远带着哀凄,即使他脸上绽放着笑靥。”
另外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就是阮义忠先生在书中所提到的“那座雪山下的修道院”---吉哈德修道院,亚美尼亚人一生一定要来一次的地方。
这座整座石山挖空细雕而成的修道院,匠人之心,巧夺天工。后来翻看阮义忠先生的书,惊喜地发现我有一张和他同样角度的照片,不同的是,他是黑白片,而我们却看到了顶部的阳光,团友们还拍了很多的人像。我不忍心把这束阳光抹去,所以尽量用了暖色来表现。教堂里的人们很安静也很专注,沉静在自己的世界中,而我们却没有办法融入其中。
加尼神庙是亚美尼亚留下的唯一的一座太阳神庙,是亚美尼亚王的夏宫,建于公元77年,如今大部分已经毁损,只有主建筑被尽力修复。在殿宇的一旁,有一位很专注吹奏的乐者,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亚美尼亚当地有名的杜杜克(DUDUK),很多老曲子都是这个乐器吹奏出来的,我们第一顿餐时伴奏的乐队用的也是这个乐器。值得一提的是亚美尼亚的很多餐食都非常好吃,很有特色,以各种高肉类为主,很得大家喜欢,比如图中的这道咖喱鸡用馕包裹着一起烤,量大到你无法想象,现在在国内的一些饭店里作为网红菜品在出售。
这张照片是我在加尼神庙出来的路上偶尔经过一家店拍到的,当时的店里挂满了很多饼胚,很大,烘烤的炉子在地下,地上挖个洞,很稀奇。后来才知道,这个是亚美尼亚当地居民的主食“拉法许”。亚美尼亚人说:“你高兴怎么吃就怎么吃,吃完了还可以用来擦擦嘴边的油,再塞进嘴里去。”很庆幸当时进去拍了几张,后来再看阮义忠先生的书,觉得没有错过这个细节。
亚美尼亚有着非常好的美酒,因为当地的水质很好,我们也参观了当地的酒窖,品尝了当地的美酒。整个参观的过程,是我们的导游Kanrik把酒场工作人员的亚美尼亚语翻译成英文,再由我翻译成中文,记得当时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每一款酒都有一种酒的精灵,当你喝一口的时候,它会在你的舌尖跳舞,你要去用心感受它的舞姿,才能分辨出它的滋味。”
你是否会被这个连年战火到年才独立的国家深深动容?这么悲情的历史,他们的人们却如此珍视着所拥有的一起,将破败不堪的生活过得如此诗情画意?
这种穿着民族的服装在吃饭时候的演唱总是会增加不少气氛,我记得当天还是团里一位团友的生日,餐厅切了好大一盘西瓜,地接还送来了生日蛋糕,民族歌声慷慨激昂,我们的一顿饭吃了将近2个多小时,出餐厅的时候看到了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广场中心的音乐喷泉。
以上两张图由团友小米奇提供
亚美尼亚城市艺术馆是在日落时分到达的,很遗憾,因为没有用过三脚架,错过了日落。不过它的设计却让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有很长很长的观光电梯,从一楼到顶楼,每一层都会有断开,让你很方便随时可以参观各个楼层,大多以雕塑为主,有一层是个画廊的展览,还有造型独特的喷泉。
参观结束以后我们在广场上又停留了很久时间,看人来人往,有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其实挺好玩,在不断涌出的饮水龙头上试图凑上去像大人一样喝水,后来又来了好几个,但是这个最好看。
塞凡湖畔哈巴特建筑群体,世界文化遗产,无疑是大家能看到的有关亚美尼亚最多的影像资料停车场的路到达湖边还要走过长长的一条商业街,我在那里第一喝到了樱桃口味的可乐,当时国内还没有。太多的遗址所以叫做建筑群,有人在售卖油画,可是看了半天也没有人来搭讪,只能作罢,后来在格鲁吉亚当地的市集,我们有团友买到一张不错的半成品。“上帝在创造人类万物时,赐给每一个地方的人们一个礼物,竟然忘记了亚美尼亚。等上帝想起来的时候,礼物已经分完了,就把石头当作礼物送给了亚美尼亚,亚美尼亚人促狭地说,快看,上帝给了我们如此珍贵的石头!”于是我们真的看到了这么多珍贵的石头!泪目。。。。。。
从严肃的宗教氛围很浓的教堂走出,常常会有这么一条色彩斑斓的市集的街道,街上有卖水果的,有卖果酱果酒的,也有在墙角攀谈的妇人们,还有一群没有太多的玩具,但却可以因地制宜玩得很嗨的小伙伴们。
这样一个曾经斑驳动荡,惨遭掠夺杀戮甚至自然灾害,饥饿贫穷笼罩,直到90年代初才独立的国家,没有太多的仇恨和埋冤。他们善良亲切,干净整洁,甚至在入境关税很高的情况下,都没有欺骗和狡诈。用宗教的信仰温暖那个千疮百孔的心吧,慢慢抚平内心的伤痛,不再一遍遍撕开伤口舔血。
用鲜花铺满前路,用眼泪化悲愤为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固执着地留下自己的一笔!
“花与泪与河流”,致敬阮义忠先生!
后记:
时间匆忙,没有来的及拍下更多更好的图片作为素材,回来看了当时的行程及阮义忠先生的书慢慢回忆和对照才将记忆一点点拾起。图中大部分的照片是我本人拍的,水平有限,能表达的也只能在这个层面,作为一个记录,但没有完全表现出亚美尼亚那份特殊的美。部分素材由团友提供,已经征得她们的同意,也在文中一一注明。
留下念想,等有机会还会再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