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印度史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辉煌于世,留下了令后人惊叹的史诗、宗教和文化,却因长期遭受外族侵略,始终未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最终还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才完成了现代国家的建构,被马克思称为没有历史的国家。从70年前独立后,印度一直在追逐远古的荣光,奈何桎梏于人口众多、种姓制度、政治纷乱、宗教错杂和外境不宁,发展之路漫漫修远。”

01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北面为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东临中南半岛,西接波斯高原,南滨印度洋,全境大部分为平原和高原,江河密布,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农作物一年四季都可生长,是早期农耕文明萌生的最优之地。早在年前,在印度河流域就诞生了以哈拉巴为中心的印度早期城邦文明。公元前年左右,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消灭原生态哈拉巴文明的基础上,逐步由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扩张,最终在印度半岛建立起了以铁器运用、梵语史诗和种姓制度为标志的吠陀文明。雅利安人也成为现代印度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的祖先。公元前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北印度建立了一系列邦国,经过一番弱肉强食,最终形成十六雄国。这一时期,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宗教相继诞生,成为日后影响印度乃至世界的重要宗教。公元前4世纪,摩揭陀国强势崛起,一度统一恒河流域,拥兵20余万。可正当摩揭陀国憧憬大一统之时,来自西方的马其顿军团在亚历山大大帝的指挥下挥师东进,暴击摩揭陀国,强行打断了印度自我统一的进程。马其顿军队在短暂停留2年后就撤离了,月护王旃陀罗笈多趁机灭亡已然衰弱的摩揭陀国,统一恒河流域,击败留守印度西部的希腊人,收复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印度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孔雀王朝。南印度则崛起了以朱罗、哲罗和潘地亚为代表的泰米尔人三王国。孔雀王朝在阿育王统治时期达到全盛,几乎统一整个印度半岛,并以佛教取代婆罗门教作为国教,促进了佛教的繁盛和传播。但是在阿育王去世后,孔雀王朝很快陷入内乱,印度重归邦国林立,婆罗门教也趁机复辟。之后,来自中亚的塞种人、大月氏人、匈奴人以及来自西亚的波斯人相继入侵印度,其中大月氏人在印度西北部建立的贵霜帝国势力最盛,在当时与中国东汉王朝、罗马帝国和波斯的安息王朝并列为欧亚四大帝国。

02

而印度人则在恒河流域蛰伏了数百年,直到公元4世纪才以华氏城为中心再度崛起,建立起笈多王朝。笈多王朝不仅重新统一了恒河流域,还击败盘踞印度河流域数百年的外族人,重新恢复了昔日孔雀王朝的全盛疆域。可惜短暂辉煌一百多年后,随着来自中亚的白匈奴人的入侵,笈多王朝被迅速瓦解。之后的一千年里,除公元7世纪戒日王曾短暂统一北印度外,印度始终陷于邦国混战之中。这一时期,来自中亚、西亚的外族人融合印度人和印度文化,形成拉杰普特人,在北印度称雄数个世纪。公元9世纪起,南部的朱罗国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海上霸主,一度君临中南半岛,横行马来群岛,印度教和印度文化也一度成为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的主导文明。公元11世纪起,穆斯林开始持续侵入印度,并最终在年征服整个北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也随之传入印度。原本印度教与佛教之争逐渐演变为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争,并最终影响了未来印度的命运。公元14世纪,蒙古帖木儿大帝给予德里苏丹国致命一击,让北印度再度陷入混乱之中。一百年后,帖木儿的后裔,来自阿富汗的巴布尔最终剿灭德里苏丹国的残余势力,建立了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到阿克巴大帝统治时期,莫卧儿王朝进入全盛,不仅统一了北印度,还逐步向南方扩张。阿克巴的曾孙奥朗则布将莫卧儿王朝的疆域开拓至极限,几乎统一整个南亚次大陆。但是奥朗则布偏激的唯伊斯兰教政策触怒了以印度教为主要信仰的印度人,引发了帝国的衰弱和分裂。来自西方的殖民者趁机纷纷侵入印度,最终狡黠的英国人笑到最后,逐步蚕食并控制了整个印度。

03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被英国人残酷镇压后,莫卧儿王朝宣告寿终正寝,英国女王也正式加冕印度女皇,印度彻底沦为英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在英国的统治下,印度在疆域上实现了数千年以来的第一次大一统,但在民族和政治上却迎来了更大的分裂。英国人利用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矛盾,各种挑拨离间,教派斗争逐渐演变成政治斗争,最终造成了印度人的内部决裂,即使印度圣雄甘地的绝食也无法弥合。最终年,英国殖民者在撤离印度前,炮制了以宗教分割国家的“印巴分治”。印度分裂成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印度和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巴基斯坦。从此印度河和恒河劳燕分飞,势同水火。由于在印度独立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尼赫鲁-甘地家族及其所在的国大党在印度独立后长期掌权,尼赫鲁祖孙三代相继出任印度总理,任职长达37年。尼赫鲁执政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施行土地改革,推进五年计划,对外鼓吹不结盟政策,却倒向苏联,致力于地区霸权,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激战,与中国在藏南厮杀。尼赫鲁之女英迪拉·甘地执政时期,继续对内专政,对外争雄,通过第三次印巴战争成功肢解巴基斯坦,强占北方小邦锡金,却因为在宗教政策上的专横被锡克教徒刺杀。甘地夫人的儿子子承母业,却也因为悍然出兵镇压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而遭到与母亲一样的命运。从此,尼赫鲁家族凋零,国民党也随之衰败。作为印度教势力代表的人民党趁势崛起,成为印度政坛新贵。在人民党印度教至上理念的灌输下,印度重启争雄之路,在年成功跻身核大国,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五,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的重要出口国。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至今仍未消除反而愈演愈烈的种族制度,错综复杂的宗教民族矛盾,岌岌可危的边境领土争端,以及严重依赖服务业、工业基础薄弱的经济结构让大印度梦始终遥不可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zhuluoa.com/csfz/342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